產品中心
自動氣象站功能物聯網氣象環境監測站的預警為農業和交通領域帶來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農業方面,精準的氣象預警使化肥農藥使用量減少 15%-20%,水資源利用率提高 30% 以上,同時作物增產可達 10%-15%。河南的小麥種植區通過干旱預警實現按需灌溉,每畝節水 50 立方米,千畝種植基地年節約用水 5 萬立方米。
無線自動氣象站為確保預警信息高效傳遞,系統構建了 “多級聯動” 的信息發布機制。重要預警信息同時發送給農戶 / 交通管理人員、村集體 / 路段管理所、縣級主管部門等多級主體,形成從個體到組織的預警網絡。在緊急情況下,還能通過短信、電話、APP 推送等多種方式確保預警信息送達,2024 年南方暴雨期間,某縣通過物聯網氣象站的預警信息,成功組織 200 多名農戶提前轉移物資,減少農業損失超千
超聲波自動氣象站系統的預警模型會根據不同區域、不同作物、不同路段的特點進行個性化定制。農業預警模型融入了當地主要作物的生長周期數據,交通預警模型則結合了路段的地形地貌和事故高發點分布情況。通過機器學習算法,系統能不斷優化預警閾值,提高預警準確率。例如在水稻種植區,系統會根據水稻不同生育期對水分的需求,動態調整干旱預警閾值;在山區公路,會根據坡度和彎道半徑,設置差異化的風速預警標準。
自動氣象站價格物聯網氣象環境監測站的精準預警能力,源于其強大的技術支撐體系。監測站采用 “傳感器 + 物聯網 + 云平臺” 的架構,前端傳感器采集的原始數據通過 4G/5G 無線網絡實時傳輸至云端數據中心,云平臺運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對數據進行深度處理,構建起反應迅速的預警 “神經網絡”。
自動氣象站生產廠家鐵路運輸中,物聯網氣象站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高鐵沿線的監測設備能實時監測大風、暴雨、雷電等惡劣天氣,當風速達到 10 級以上時,立即向調度中心發送大風預警,列車可根據預警提前減速或停運;在雷雨天氣來臨前 20 分鐘,系統發出雷電預警,鐵路部門可及時暫停接觸網作業,確保施工安全。這種提前預警機制,有效降低了惡劣天氣對鐵路運輸的影響,保障了列車運行安全。
新型自動氣象站國省干線公路的監測站則針對山區路段的特殊天氣開展預警。在急彎、陡坡路段,監測設備能捕捉到局部小氣候的變化,當監測到瞬時風力超過 8 級時,發出強風預警,提醒過往車輛注意側風影響;在多雨的夏季,當 1 小時降水量超過 20 毫米時,系統會預判可能出現的路面積水和山體滑坡風險,及時通知路政部門進行交通管制和隱患排查。這些精準的預警信息,為公路交通筑起了一道無形的安全防線。
關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