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智能自動氣象站作為分布式氣象監測的核心設備,需在野外無市電接入的復雜環境中實現長期穩定運行,其供電系統的可靠性直接決定監測數據的連續性。這類氣象站的供電系統通過 “多能源互補 + 智能管理 + 環境適配” 的綜合設計,構建起高效、穩定、耐用的能源保障體系,確保設備在各類氣候條件下持續工作。
水庫自動氣象站通過科學的材料選型、功能化表面處理和協同結構設計,氣象生態環境監測儀的防護外殼能夠有效抵御各類惡劣環境的侵蝕,為內部精密傳感器和電子元件提供穩定的工作環境。這些材料技術的綜合應用,大幅提升了監測儀的環境適應性和使用壽命,確保設備在野外長期工作中保持穩定的監測性能,為氣象生態環境數據采集提供可靠保障。
國產自動氣象站材料性能的長效保障通過嚴格的測試驗證實現。所有外殼材料在選用前需通過一系列環境測試,包括鹽霧測試(500 小時無銹蝕)、高低溫循環測試(-40℃至 70℃,100 次循環無裂紋)、紫外線老化測試(1000 小時無明顯老化)、沙塵測試(8 級風沙條件下 24 小時無侵入)等,確保材料性能滿足惡劣環境使用要求。同時,整機外殼需通過淋雨測試(降雨量 100mm/h,持續 1 小時)、振
物聯網自動氣象站在多風沙地區,外殼的迎風面和接縫處采用聚氨酯彈性體密封材料,這種材料具有優異的彈性和耐磨性,邵氏硬度可達 60-80A,能在風沙長期沖刷下保持密封性能,防止沙塵侵入設備內部。彈性體與外殼基材通過特殊工藝粘結,粘結強度可達 5MPa 以上,在溫度變化導致的熱脹冷縮過程中不易脫落,確保長期密封可靠性。
自動氣象站儀器特殊環境下的功能材料應用進一步強化防護能力。在高溫高日照地區,外殼表面采用改性氟碳涂料,這種涂料以氟樹脂為基料,具有極低的表面能和優異的耐候性,能有效反射紫外線和紅外線,降低外殼表面溫度。測試數據顯示,涂覆氟碳涂料的外殼在夏季正午陽光下,表面溫度可比普通涂料低 8-12℃,減少熱量向內部元件傳導。同時,氟碳涂料的耐候等級可達 15 年以上,長期暴露在陽光下不易出現粉化、褪色現象,
太陽能自動氣象站工程塑料在輕量化和耐候性方面表現突出,常用材料包括聚碳酸酯(PC)、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ABS)及玻璃纖維增強聚酰胺(PA66+GF)。聚碳酸酯具有優異的透光性(透光率達 89%)和抗沖擊性,適合制作傳感器的觀測窗口,其低溫抗沖擊性能尤為出色,在 - 40℃環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韌性,避免低溫脆裂。ABS 塑料通過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兼具剛性、韌性
關注微信